撒马尔罕(又译撒马尔干),作为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着2750年的历史。曾经,撒马尔罕是一座曾多次作为国都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也是丝绸之路从中国到欧洲的重要枢纽城市。那么现在撒马尔干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城市到底有那些吸引游客的名胜古迹呢?
中东地区的城市中央广场以前被称为“列基斯坦"。这个词有两个词根:“reg(列基)”是沙子,“stan(斯坦)”是地方。但是中央广场的沙子从哪里来呢?一个传闻称,古代在中央广场公开处决死刑犯之后会在石路上撒下一层砂子;另一个传闻称,一条主干运河流经广场,日积月累沉积了砂子。
撒马尔罕广场以其独特的建筑群闻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伊斯兰建筑之一。建筑群中心设有三座神学院,虽风格各有千秋,但组合在一起高达壮观、气势宏伟,堪称东方建筑瑰宝。该建筑群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在15世纪,乌鲁伯格开始布置撒马尔罕广场。第一座建在列基斯坦广场的建筑是乌鲁伯格(Ulugbek)神学院。17世纪,在亚兰图什 ·巴哈杜尔(Yalangtush Bakhadur)的命令下,开始修建大亚兰格图什神学院,后来改名为舍尔-多尔(Sher-dor)神学院,意思是“以狮像装饰的建筑物”。这座神学院历时17年建成,建在乌鲁伯格神学院中心线上,如同一面镜子映射了乌鲁伯格神学院的正面。
吉利亚·科里神学院是在亚兰图什·巴哈杜尔晚年建成的,坐落在广场的北侧。此时,撒马尔罕的两座大清真寺都已经衰落,摆在建筑师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如何将周五清真寺(聚礼清真寺)与神学院融合在一个建筑中。
此外,在“列基斯坦"广场上还可以看到古代恰尔苏(Chorsu)市场的圆顶,这个的圆顶象征着“列基斯坦"广场在中世纪撒马尔罕贸易中心的地位。1989年,苏联铸造了一枚面值5卢布的纪念币,来纪念“列基斯坦"广场。
古尔·埃米尔陵墓里安葬着伟大的统治者和征服者阿米尔·帖木儿及其后代的遗骸。该陵墓始建于1403年,最初是奉帖木儿之命为他最疼爱的孙子穆罕默德-苏丹修建,苏丹猝死在远征小亚细亚半岛的行军途中。1404年帖木儿率领军队进攻明朝,完成他征服中原的梦想。但在 1405 年 2 月,他在古城奥特拉尔死于肺炎。部下们在将统治者的遗体运回撒马尔罕,仓促间将其埋葬在这个陵墓中。自那时起,这个陵墓被称为古尔·艾米尔(Gur-Emir)(“主之墓”)。古尔·艾米尔陵墓的外观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格外的引人入胜。有些考察学者确信,这是这座陵墓的独特建筑风格启发了印度的建筑家们,这才有了泰姬陵的建筑神话。这座陵墓的内部装饰是由帖木儿亲自挑选的东方工匠们完成的。
关于古尔·艾米尔陵墓有很多诡异的传说。比如,帖木儿埋葬地的玉板会给那些心怀歹意前来的人们带来厄运。但这丝毫不影响,每年都有很多帖木儿的崇拜者,以及推崇东方建筑美学的人们来这里参观。
中世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天文台之一是由帖木儿的孙子乌鲁伯格建造的,建于1424-1428年间,建在撒马尔罕附近的库哈克山上。1908年考古学家维亚特金(V·L·Vyatkin)发现了天文台的圆墙遗迹,以及其主要仪器六分仪,这个仪器安装在深达10米的岩石深处。
历史学家们都知道,乌鲁伯格热衷于天文学。建造天文台是他梦想的体现。天文台的科学规划至少计划了30年(土星的公转周期)。
在乌鲁伯格天文台工作过的著名天文学家包括卡齐·扎德·鲁米 (Kazi Zade Rumi、吉亚斯·丁·贾姆希德(Giyas ad-din Dzhamshid)和阿里·库什奇(Ali Kushchi)。天文学家们在这里于1437年编写出了《星座目录》(又称为《新天文表》)。天文表中记录了1018颗星的坐标、650个城市的坐标以及天空星座的坐标。天文台还确定了一年的长度为365 天 6 小时 10 分钟 8 秒。现代数据显示,一年的长度为 365 天 6 小时 9 分 9.6 秒。可见当时的天文数据误差小于1分钟。
乌鲁伯格去世后天文台又持续运行了将近20年。荒废后的空楼存续的时间更久,直到16世纪初才被拆除。
现代撒马尔罕北部有一处广阔的遗址,这是古撒马尔罕城的所在地。它叫做阿弗洛西奥布,以波斯史诗中一位图兰国王的名字命名。从公元前6世纪起至公元1220年止,这里一直延续着中亚古代城市文明的辉煌,直至被蒙古人摧毁。经历了无数占领者的入侵后,古撒马尔罕再也无法从成吉思汗军队的重创后恢复如初。成吉思汗下令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这种举措吓坏了这里的居民们,他们不敢再在这些山上定居。即使他们战后回到古撒马尔罕城的废墟后,也只敢定居在山脚下。
这个遗址的面积达219公顷。考古学家们在阿弗洛西奥布发现了11个文化层,反映了两个半世纪历史时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一条条笔直的铺砌道路纵横交错,把这里分成了一个个街区-古扎尔街区。这里周围建有坚固的护城墙,城内建有沙赫里斯坦城堡、清真寺、居民区和手工艺作坊等。
阿弗洛西奥布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均保存在撒马尔罕历史博物馆中,该博物馆位于遗址的东部,于1970年对外开放。
1965年,在撒马尔罕,在阿弗洛西奥布城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组有壁画的宫殿建筑群,这是全世界物质文化历史研究上的重大发现。这个宫殿建筑群建于公元7世纪即阿拉伯侵占之前。其中一个11 米见方大厅的四面墙上画满了情节丰富、色彩斑斓的壁画。
阿弗洛西奥布城遗址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的壁画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佳作。这些壁画是用来装饰距博物馆以西几百米的房子内部的宴会厅的。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贵族住所。很可能,这是公元七世纪后期国王的宫殿或者住所。
沙希·津达陵墓群是卡拉哈尼德和帖木儿贵族陵墓群,由 11 座陵墓组成的,这些陵墓在十四至十五世纪期间相继建设。建筑外侧铺设着绿松石色或深蓝色的方砖,方砖上刻有花卉装饰。
库萨姆·伊本·阿巴斯(Kusam ibn Abbas)大墓群位于整座陵墓群的中心位置,大墓群包含很多建筑,其中有库萨姆·伊本·阿巴斯古墓和一座建于16世纪的清真寺。通往大墓群设有一扇门,门上刻着日期1404-1405年。
2001年,沙希·津达陵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至2005年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对沙希·津达陵墓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整修期间拆除了围栏并开放了一处遗址,在那里考古学家曾发现了中世纪早期(11世纪)的清真寺、神学院和早期陵墓的痕迹。